榨豆粕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农副产品,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制作。本文将详细介绍从原料准备到最终产品储存的完整怎么制作榨豆粕的流程,帮助您了解榨豆粕的制作方法,提高豆粕质量。
豆粕是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是畜牧业的重要蛋白来源。不同用途的豆粕对制作工艺和原料质量有不同的要求。了解豆粕的用途有助于您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
传统压榨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制油及豆粕的方法,原理简单,但效率相对较低。
选择优质大豆是制作豆粕的基础。应选择颗粒饱满、无霉变的大豆。大豆的含水量也会影响出油率和豆粕质量,一般要求含水量在12%-14%之间。可以用测湿仪测量大豆含水量,例如希玛AR991。
使用筛选机清除大豆中的杂质,如石子、泥土等。然后用破碎机将大豆破碎成小块,增加其表面积,以便于后续的压榨。
破碎后的大豆需要进行蒸炒,目的是调整大豆的含水量和温度,使蛋白质变性,提高出油率和豆粕质量。蒸炒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大豆的品种和含水量进行调整,一般温度控制在100-120℃,时间30-60分钟。可以使用专业的炒锅或者滚筒炒锅进行蒸炒。
将蒸炒后的大豆送入榨油机进行压榨。榨油机通过机械压力将豆油从大豆中挤出。压榨的压力和时间需要根据榨油机的型号和大豆的处理情况进行调整。常见的榨油机有螺旋榨油机和液压榨油机。
压榨后的固体物即为豆粕。豆粕需要及时收集,冷却后进行储存。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霉,保持通风干燥的环境。可以使用专业的豆粕储存袋,并定期检查,防止变质。
溶剂浸出法是一种现代化的制油方法,利用有机溶剂(如正己烷)将豆油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效率高,出油率高,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与压榨法类似,溶剂浸出法也需要选择优质大豆,并进行清理和破碎。此外,还需要对大豆进行脱皮处理,以提高浸出效率。常用的脱皮设备有大豆脱皮机。
将预处理后的大豆送入浸出器中,用正己烷等有机溶剂进行浸出。溶剂会溶解大豆中的油脂。浸出过程中需要控制溶剂的温度和流量,以及浸出时间。浸出器有多种类型,如转盘式浸出器、环式浸出器等。
浸出后的混合油(油和溶剂的混合物)需要进行溶剂回收。溶剂回收通常采用蒸发的方法,将溶剂蒸发出来,再进行冷凝回收。回收的溶剂可以循环使用。溶剂回收设备有蒸发器、冷凝器等。
浸出后的豆粕含有残留的溶剂,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溶剂。干燥通常采用真空干燥或蒸汽干燥的方法。干燥后的豆粕可以进行后续的加工或储存。干燥设备有真空干燥器、蒸汽干燥器等。
与压榨法类似,溶剂浸出法得到的豆粕也需要及时收集,冷却后进行储存。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霉,保持通风干燥的环境。
豆粕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原料质量、制作工艺、设备性能、储存条件等。
大豆的品种、含水量、新鲜度等都会影响豆粕的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
蒸炒的温度和时间、压榨的压力和时间、浸出的溶剂种类和浓度、干燥的温度和时间等都会影响豆粕的质量。
榨油机、浸出器、干燥器等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豆粕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应选择性能稳定、效率高的设备。
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都会影响豆粕的储存时间和质量。应选择通风干燥、防潮防霉的储存环境。
根据不同的用途,豆粕可以分为饲料用豆粕、食品用豆粕和工业用豆粕。
饲料用豆粕是畜牧业的主要蛋白来源,主要用于配制家禽、家畜和水产动物的饲料。饲料用豆粕对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有严格的要求。
食品用豆粕可以用于制作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干等。食品用豆粕对卫生指标、蛋白质品质等要求较高。
工业用豆粕可以用于生产胶黏剂、塑料、涂料等产品。工业用豆粕对外观、粒度等要求较高。
为了保证豆粕的质量,需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豆粕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测、理化指标检测和卫生指标检测。
外观检测主要检查豆粕的颜色、气味、杂质等。优质豆粕应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无霉变气味,无杂质。
理化指标检测主要检测豆粕的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水分含量、脂肪含量等。这些指标是衡量豆粕营养价值的重要依据。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凯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等。
卫生指标检测主要检测豆粕中的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有害。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分析法、色谱法等。
豆粕储存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豆粕容易吸湿,吸湿后容易发霉变质。因此,储存豆粕时要保持环境干燥,可以使用防潮垫或防潮袋。
豆粕发霉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其使用价值。因此,储存豆粕时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霉菌滋生。
豆粕容易受到虫害,虫害会降低豆粕的品质。因此,储存豆粕时要采取防虫措施,如使用杀虫剂或物理方法。
储存期间要定期检查豆粕的质量,发现变质及时处理,防止扩散。
怎么制作榨豆粕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从选择优质大豆到正确的储存方法,都需要精心操作。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对豆粕的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制作出高质量的豆粕。
指标 | 一级豆粕 | 二级豆粕 | 三级豆粕 |
---|---|---|---|
粗蛋白质(%) ≥ | 46.0 | 44.0 | 42.0 |
水分(%) ≤ | 13.0 | 13.0 | 13.0 |
粗纤维(%) ≤ | 7.0 | 7.0 | 7.0 |
*数据来源:参考饲料工业标准
上一篇
下一篇